国务院在《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》中提出:职业教育要“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”“推进职业教育领域‘三全育人’综合改革试点工作”。为贯彻落实国家要求,安徽省教育厅、人社厅制定《职业院校“三全育人”典型学校建设指南》,要求职业院校融通育人要素、加强育人评价考核。我院对标《建设指南》,把立德树人融入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,力在全员育人、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过程中,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一、传承红色基因 深播“红色种子”
百年党史,蕴藏着奋斗不息的精神密码和共产党人的卓越智慧,青少年在学党史中可以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。因此,我院组织学生赴李克农故居,开展革命传统红色教育,组织学生前往渡江战役纪念馆,重温红色记忆;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,我院举办“唱红歌 颂党恩”主题红歌大赛,用经典的红色歌曲唱出学生对祖国、对党、对人民的无限热爱;在清明期间,我院组织祭英烈活动,举办清明主题文化经典诵读比赛、播放《百团大战》等缅怀历史的电影,弘扬革命英烈们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和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;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表彰大会上,我院师生举行庄严的宣誓活动,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,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院党委为党员干部购买了学习材料,引导师生通过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的方式,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。
二、打造思政课堂 培育时代新人
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,价值认知尚未定型时,用透彻的理论说服人,用炽热的感情打动人,可以说,思政课堂,是每个受教者潜移默化成长的舞台。我院深知,思政课,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。因此,在每年新生思政“第一课”上,学院党委书记、院长都会率先垂范,给学生上大课、讲大势、树理想、谈信念,从职业院校的功能、学院的人才培养优势、生涯发展引导、正确认知专业等几个方面为新生开展入学教育,为学生系好中职生涯第一粒扣子。同时,在建党100周年之际,我院各学科教师精心备课,反复打磨,呈现出缤纷多彩的主题课,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。各位老师抒发自己对党、对祖国热爱之情,呼吁青年学生生逢盛世,重任在肩,要满怀信心、斗志昂扬,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除此之外,学院制定《思政课程实施方案》,牢牢抓住课程育人主阵地,鼓励教师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,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课堂教学,发挥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的阵地中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,让所有教师都挑起“思政担”,专业课上出“思政味”。
三、运动展风采 拼搏向未来
体育教育具有培养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观念、增强信念、磨炼意志的功能,对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、锤炼品格有着重要作用。为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锤炼意志,培养立志报国、努力奋斗、服务人民的家国情怀,我院举办了一系列运动赛事。活力四射、青春无限的音乐主题篮球比赛,球员们生龙活虎、你追我赶;挥拍跃起、“羽”众不同的羽毛球补赛, 选手们步伐灵活、技艺精湛;如火如荼、方兴未艾的线上体育运动打卡活动,同学们摩拳擦掌、争先恐后。
四、铸练文心艺品 彰显使命担当
为了让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温度、思想引领更有力度,我院积极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,引导师生触摸历史、感受文化。在中秋佳节,我院组织“赏中秋圆月 品汉服文化”活动,通过汉服表演、古诗词接龙、猜灯谜等活动,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;为将专业实践与爱国爱党紧密结合,我院举办“艺心向党,齐颂风华”主题画展,学前教育系学生用手中的笔和心中的情,以画寄情,以画言志,以此来致敬党的百年峥嵘岁月;为庆建党百年华诞,我院师生以史铸魂、以舞砺行,献上红色舞蹈《映山红》,讴歌革命先辈赤胆忠心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。
五、扬工匠精神 展技能风采
从“嫦娥”奔月到“祝融”探火,从“北斗”组网到“奋斗者”深潜……这些科技成就、大国重器、超级工程都离不开大国工匠执着专注、精益求精的实干精神。为帮助学生培养践行工匠精神的积极情感和自觉意识,进而为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,我院建设技能培训中心,开发建设实训类课程群,拓展完善实训类培训项目,提升学生实操水平;组织举办技能竞赛,以赛促学,以学促用,将技能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、独立思考与团队协作的能力;组织学生参加工学交替,让学生走出课堂、走进企业,工学结合、知行合一,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产业大军。
下一步,学校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,以立德树人为中心,进一步落实育人责任,优化育人协同,创新育人平台,构建“三全育人”的“大思政”工作格局,进一步完善措施保障,实施精准思政,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,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,为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技工院校提供坚强保证、筑牢根基。
教务教研处供稿